凯发备用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时政 独家 县区 小记者 教育 医疗健康 美食 金融 旅游 冰雪网
您当前的位置:凯发备用官方网站 > 新闻中心 > 文化历史 > 张家口文化历史

“小人书”伴我成长-凯发备用官方网站

2024-01-02 09:38:28  来源:凯发备用官方网站

  中秋节回老家看父母,老爸让给他找找当兵时的照片,于是我开始了翻箱倒柜。可能天下的老人都一样,什么东西都舍不得丢掉,都要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用。当我打开一个官厅烟箱子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摞摞整齐的“小人书”,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

  小时候家里很穷,根本没有能力买什么玩具和书籍,玩具大多也是父亲和大爷用手工自己做的,比如木头手枪、弹弓、纸飞机、滚铁环、小宝剑什么的,还有在学校捡到的塑料球、沙包等。吃冰棍就更是奢望了,一个夏天父母亲最多给买上一两次,一根冰棍2分钱。那时候卖冰棍的还是村里供销社代销点的人,他用自行车驮一个用棉被包着的木箱子走街串巷。冰棍一拿到手里,一股凉气冒出来,我们不舍得用牙咬,只是用舌头一点一点地舔着,凉森森、甜丝丝的,非常的解渴消暑。至于文化食粮那就更贫瘠了,村里没有图书室,报纸也只有大队有一两份,我们小孩子根本看不上,唯一能接触到的大概也就是“小人书”了。

  “小人书”也称小画书,通行的称呼叫连环画。

  它是20世纪70—80年代中期较为风行的一种纸质文化载体,它集画面感、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为那个年代大众尤其是儿童少年群体广泛喜爱。看一本书的品质主要是看它的版本、装帧、版式、纸张、作者、画风、内容、题材、印刷质量、品相等。

  说起“小人书”的起源,须追溯到北魏时的敦煌壁画、汉代的石画像,以及清代石印连环画的发展,直到当今,从曾经的红极一时再到后来慢慢地被时代淡化,被完全取代,只给我们在心中留下一丝丝回忆。“小人书”内容,主要是根据各种不同故事题材编辑成的文字脚本,绘制成画面。一段文字单独描绘成一个画面,并前后连贯、相互衔接成为一本文字简洁、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小型文化读物。其中的画面有的是纯绘画方式描成,也有是摄影剪辑而成的,黑白、彩色都有。

  我人生的第一本“小人书”是父亲从宣化开会回来给我买的,书名叫《白求恩的故事》。当时,我认不全字,是姐姐给我读的,我一边听一边看画面,慢慢地了解了白求恩。后来父亲会经常给我带一些“小人书”回来,有买的,有他战友送的,诸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董存瑞》《红日》《刘胡兰》《渡江侦察记》《铁道游击队》《奇袭白虎团》,还有写古代故事的《杨家将》《红楼梦》《岳飞传》《东周列国》……写外国故事的《基督山伯爵》《李尔王》《佐罗》《流浪儿》,真是太多了。

  自己的“小人书”看完了,我就和小伙伴们换着看,但是怕弄错了,就在书上做个记号,如“赵家书”“李家书”等,我们也会去捡破烂卖了买书,总之那时候哪个小朋友的书多,大家都抢着和他玩,他就是孩子王。那时候孩子们都要承担家务,比如打猪草、打兔草、放羊等,我一般都要装上一本“小人书”。记得那会儿有一本《武当》,我们小伙伴看着画册都要练上半天。

  这时,父亲喊了一声:“三子找到照片没有?先吃饭吧!”我一下子回到了现实。看着手里的“小人书”,它虽然早已泛黄、破旧不堪、尽显沧桑,却记载了历史的变迁,它是我们的启蒙老师,见证了我的成长。现在我爱看看书,偶尔写点东西还是受小时候的影响,是“小人书”伴着我长大,从了解世界到走向了外面的世界;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到人到中年,它是我们小时候的精神食粮。

  别了,我们欢快的时光!别了,曾经的天真无邪!别了,我的童年!

  (赵立斌)

编辑:苏颖
河山新闻
移动客户端
张家口日报官方
微信“张小全儿”
张家口新闻网
官方微博
抖音扫码
关注@张家口news
【张家口新闻网凯发备用官方网站的版权声明 】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凯发备用官方网站的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凯发备用官方网站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凯发备用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