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日报 记者 张宏宇 王宁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一批立市立县立区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建成,带动全市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252.96亿元提高到1685.8亿元,在全省所占比重提高3个位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5.38万元,居全省第5月2022年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224.1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月5423亩,投资近7月2座100吨以上转炉。通过与河北吉泰特钢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实现了钢铁设备产能减量置换要求。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税金2.6亿元。
上下同欲者胜,以上率下者强。在推动项目建设过程中,市领导坚持“大事必躬亲,难事必躬行”,进企业、下工地,看进度、解难题。
与此同时,我市压紧压实项目建设和投资工作县区的主体责任、部门的行业主管责任、项目单位的具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工作落实;围绕年初确定的投资计划,强化“挂图作战”,把各项任务往前赶、往前推,确保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强化联席会议的督促落实,突出问题导向,针对项目建设和投资存在的困难问题,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以解决实际难题抓推进。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项目建设“规划图”变成了“施工图”、“时间表”变成了“业绩表”。一个个项目的顺利推进,体现的正是全市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迅猛的步伐。
高效服务,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我们企业遇到的难题,非常感谢企业服务专班!”前不久,康泰医学系统(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遇到急需供电增容和公司出入口新桥架设难题,开发区企业服务专班了解情况后,迅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走访,协调联系相关部门,研究出将两项工程同时施工的凯发备用官方网站的解决方案,顺利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火车头”,而服务保障则是支撑发展后劲的“加油站”。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栽好“梧桐树”,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各级干部在推动项目建设中不做旁观者,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持续深化“放管服”“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察、政务服务测评行动,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为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项目科学谋划、极简审批、快速落地、早日投产达效,今年我市相继出台《秦皇岛市进一步落实投资建设项目全过程审批管理的若干措施》《行政审批支持投资和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关于项目“拿地即开工”的实施意见(试行)》等改革文件。
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王德兴介绍,新的改革举措让线性工程审批更简、工业厂房流程更短、综合窗口业务更全、重点项目服务更强。
比如《项目“拿地即开工”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园区管委会及相关审批部门把拟上项目需要的各项前期手续提前准备到位,需要发生的前期费用先行垫付到位,为项目业主提供全方位的审批服务,项目业主只需“拍地、缴费”即可“拿证、开工”,为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节省了大量时间。
企业办事的难点、痛点就是服务的发力点。我市各县区紧紧围绕客商的需求,不断推出创新举措,将港城打造成投资兴业的热土。
针对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开发区深化“企业服务专班”机制,选派40余家企业解决了经营困难问题,同时挖掘出新计划投资项目30个,总投资6月10个项目集中签约,拟投资额达7月2022重点项目(云)签约仪式在市民中心举行。据了解,此次签约的392.49亿元,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商贸物流、生命健康等产业。
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
面对招商引资新形势,是坐以待毙、还是奋力而为?我市各县区选择主动出击,谋求招商引资、投资促进新出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全力对冲疫情影响。
今年以来,抚宁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下大力抓“云招商”工作,利用网站、公众号、自媒体平台等,将抚宁的投资环境,政策资源与人文优势等,高频次、高精度、大范围发布,并推送《致企业家朋友的一封信》,介绍抚宁区今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方向、接触洽谈具体形式、渠道,面向全国各企业广而告之。“新的招商模式,丰富了招商手段,拓宽了招商思路,收货了一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效果特别明显。”抚宁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刘金高兴地介绍。截至目前,抚宁区已联系企业20个,总投资7个、资金达83.2亿元。
昌黎县突出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为主战场,持续深化“双招双引、五个一百”专项活动,创新招商模式、拓宽引资渠道、精准对接产业,带动全县上下再掀大抓招商、抓大招商工作热潮。特别是“面对面“屏对屏4家企业深入对接洽谈。今年5月份,新引进碳中和示范区(二期)项目、百阳生物中药健康食品生物研发转化中心项目等18.58亿元。
千帆竞发,奋楫争先。如今,一个个重大项目在港城大地落地生根、拔地而起,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新的活力、强大势能。
1.本网(张家口新闻网)稿件下“稿件来源”项标注为“张家口新闻网”、“张家口日报”、“张家口晚报”的,根据协议,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稿件之网络凯发备用官方网站的版权均属张家口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 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 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张家口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其他转载稿件涉及凯发备用官方网站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或凯发备用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者在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电话:0313-2051987。